1. 分时图的基础知识 2. 基金转换 3. 玩转LOF和ETF 4. 望、闻、问、切
5. QDII 投资四大攻略 6. 震荡市投基 7. 选准新基 8. 低成本购买基金 9. 全能基金
1. 分时图的基础知识
分时图是指大盘和个股的动态实时(即时)分时走势图,其在实战研判中的地位极其重要,是即时把握多空力量转化即市场变化直接根本,在这里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概念性的基础常识。
大盘指数即时分时走势图:
1) 白色曲线:表示大盘加权指数,即证交所每日公布媒体常说的大盘实际指数。
2) 黄色曲线:大盘不含加权的指标,即不考虑股票盘子的大小,而将所有股票对指数影响看作相同而计算出来的大盘指数。
参考白黄二曲线的相互位置可知:A)当大盘指数上涨时,黄线在白线之上,表示流通盘较小的股票涨幅较大;反之,黄线在白线之下,说明盘小的股票涨幅落后大盘股。B)当大盘指数下跌时,黄线在白线之上,表示流通盘较小的股票跌幅小于盘大的股票;反之,盘小的股票跌幅大于盘大的股票。
3) 红绿柱线:在红白两条曲线附近有红绿柱状线,是反映大盘即时所有股票的买盘与卖盘在数量上的比率。红柱线的增长减短表示上涨买盘力量的增减;绿柱线的增长缩短表示下跌卖盘力度的强弱。
4) 黄色柱线:在红白曲线图下方,用来表示每一分钟的成交量,单位是手(每手等于100股)。
5) 委买委卖手数:代表即时所有股票买入委托下三档和卖出上三档手数相加的总和。
6) 委比数值:是委买委卖手数之差与之和的比值。当委比数值为正值大的时候,表示买方力量较强股指上涨的机率大;当委比数值为负值的时候,表示卖方的力量较强股指下跌的机率大。
个股即时分时走势图:1) 白色曲线:表示该种股票即时实时成交的价格。
2) 黄色曲线:表示该种股票即时成交的平均价格,即当天成交总金额除以成交总股数。
3) 黄色柱线:在红白曲线图下方,用来表示每一分钟的成交量。
4) 成交明细:在盘面的右下方为成交明细显示,显示动态每笔成交的价格和手数。
5) 外盘内盘:外盘又称主动性买盘,即成交价在卖出挂单价的累积成交量;内盘主动性卖盘,即成交价在买入挂单价的累积成交量。外盘反映买方的意愿,内盘反映卖方的意愿。
6) 量比:是指当天成交总手数与近期成交手数平均的比值,具体公式为:现在总手/((5日平均总手/240)*开盘多少分钟)。量比数值的大小表示近期此时成交量的增减,大于1表示此时刻成交总手数已经放大,小于1表示表示此时刻成交总手数萎缩。
实战中的K线分析,必须与即时分时图分析相结合,才能真实可靠的读懂市场的语言,洞悉盘面股价变化的奥妙。K线形态分析中的形态颈线图形,以及波浪角度动量等分析的方法原则,也同样适合即时动态分时走势图分析,具体实战研判技巧笔者将另文探讨。
2. 基金转换
市场上关于基民利用基金转换获利的说法十分流行,笔者对此进行了一定的跟踪和分析,发现这些说法主要出自一些基金公司的市场营销人士。由于基金公司在市场“投资者教育”方面话语权很高,“声音”很大,使得上述说法在当前这个低迷的市道非常引人关注。在基金市场上,由于基金公司是“卖方”,对于他们的营销宣传,大家可以听,但一定要有鉴别。
“做基金转换可以获利”观点是错误的
从逻辑上来讲,如果“做基金转换可以获利”,那么投资者就多了一种投资方式或一种获利方式,那么理论上大家都去做转换,就可以赚钱了。但事实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做基金转换可以获利”这种说法具有一定的误导性。在市场上,不可能有那么多天上掉馅饼式的、简单的获利方式。
当然,基金转换具有两大显著优点:提高了投资者的某些投资效率;降低了投资者的某些投资成本。这两个优势值得广大投资者重视,这两个优势也是基金公司市场营销人士有时用来忽悠投资者的地方。
(一)关于效率。《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基金管理人应当自收到投资人申购、赎回申请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对该申购、赎回的有效性进行确认。基金管理人应当自接受投资人有效赎回申请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支付赎回款项,但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基金品种除外。”按照上述规定,完成一个常规的赎回、申购流程,前后需要10天的时间也是正常的。另外,在代理销售基金方面,各商业银行之间相互分割,主要代销自己托管的基金,投资者如果想跨行申购基金,转移资金也是一件风险较大且十分烦琐的事情。
在这种并不方便的交易流程下,如果能够恰当地利用好基金转换处理一些交易问题,上述烦恼就不会存在。对于T日申请基金转换的投资者,转换申请通常可以在T+2日(工作日)得到确认。
(二)关于成本。与股票市场相比,同为投资产品,投资于基金的成本非常高。相对于常规的认购、申购、赎回成本,基金转换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可以让投资者节省一定的投资成本。早期曾有个别基金公司另外收取“转换费”,变相提高了投资者的交易成本,现在已经没有基金公司这样做了。基金转换已经真正成为方便投资者的基金交易方式。至于某些基金公司所谓的免除“转换费”等说法,本质上只是营销宣传的噱头。
不同的基金公司有不同的转换成本,各基金公司在转换费率的规定上也有一些差别,但万变不离其宗,基金的转换成本可以从“申购费补差”和“赎回费补差”这两个方面来理解。
所谓“申购费补差”是指不同的基金有不同的申购费率,如股票型基金的申购费率是1.5%,债券型基金通常在0.6%左右,货币市场基金的申购费率是零。如果投资者从具有高申购费率的基金转为低申购费率的基金,则不需要再交纳申购费,如从股票型基金转为债券型基金或者货币市场基金;如果投资者从货币市场基金转为股票型基金,则需要交纳“申购费补差”,即1.5%;如果投资者从债券型基金转为股票型基金,也需要交纳“申购费补差”,即0.8%左右。
在申购费的收取方面,一些基金公司的基金设有前端收费(申购时交纳申购费用)和后端收费(赎回时交纳申购费用)两种方式,常规的基金转换是在“前端收费 ”的基金之间进行。除了这种“前端-前端”的转换之外,如果投资者想进行较为少见的“前端-后端”、“后端-后端”、“后端-前端”转换,请参看各个基金公司的具体规定。在有些公司里,后三种方式可能都不能实施,或者只能够做其中的一、二项。
所谓“赎回费补差”,一是指不同的基金有不同的赎回费率,如股票型基金基础赎回费率起点为0.5%,货币市场基金的赎回费率为零;二是指有些同类型基金的赎回费率是随着持有期限的延长而递减,如有些股票型基金规定持有期满一年、不足两年为0.25%,满两年后为零。因此,不同基金的赎回费率之间可能存在差距。如果转出基金的赎回费率高于转入基金的赎回费率,则需要收取“赎回费补差”;如果转出基金的赎回费低于转入基金的赎回费,则不收取该费用。
根据市场变化适时做好基金转换
这里所说的基金转换,是希望广大投资者能够在合适的时候选择投资合适的基金。因为不同类型的基金有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尤其是在不同的基础市场行情背景下,不同类型基金会有不同的绩效表现。如在2006、2007这两年的牛市行情中,以股票市场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即封闭式基金、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偏股型基金、平衡型基金,以及目前有较高股票投资比例的特殊策略基金,还有虽然是以债券市场为主要投资对象,但却可以进行一定量股票投资的偏债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保本型基金等,都曾经获得了良好的收益。
但当股票市场大幅下跌的时候,上述各类基金的净值普遍亏损,能够保持盈利的基金品种只有货币市场基金、中短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
由此看来,基于各类基础市场的中、长期走势,适当地进行选时是完全必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这次股票市场大跌、投资者全体重亏之后,基金公司的持续营销选择基调有了一定的改变,不再盲目地说“长期投资”,而是大力宣传基金转换的内在原因。
做好基金转换的基本策略
基金转换的基本策略,就是只要能够在股票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这两类基金之间做好适时的转换就可以了。如2005年末,货币市场基金的市场占比是 47.97%,2007年末,股票型基金的市场占比是54.43%。这两类基金市场占比的巨大变化,是中国全体基民共同选时机、选产品的结果。今年以来,货币市场基金的规模又在不断扩大,华夏现金增利的规模又达到了100多亿份,全市场又开始再次证明上述转换真理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回顾过去,在2005年以前,股票市场经历了长达四年多的熊市,投资者不敢买股票,不敢买股票型基金,近半数的人都在买货币市场基金;2007年末,股票市场走出两年波澜壮阔的超级大牛市行情,投资者买股票、买股票型基金的热情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过半数的资金集中在了股票型基金上。因此说,投资基金,还是要选时、选品种。
目前,基金市场上的基金种类很多,除了股票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以外,还有其他很多种类的基金,如指数型基金、偏股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偏债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保本型基金、中短债基金等,这些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主要集中在股票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之间,适合一些有特殊风险收益偏好的投资者进行选择和转换。
转换必须灵活
这里所说的灵活转换,即建议投资者不要只做基金公司宣传的那种狭义的转换,而是要做一个广义的转换:在合适的时候,投资合适的基金。只要基金好,无论哪个公司的都可以,绝对不能对某些公司、某些基金从一而终,除非那个公司旗下的基金全部很好。总之,赎回不合适的基金,申购更合适的基金,就是最好的转换。作为投资者,一定要有清醒的意识,千万不要被做基金转换可以节省那一点点微薄的交易成本所打动,转换到一只虽然是低风险,但相对业绩却不好的基金上。因为这样做,在业绩上的机会成本损失,将有可能超过那微薄的交易手续费。
另外,当投资者在“高风险高收益产品-低风险低收益产品-高风险高收益产品”间不断循环转换的时候,做“高风险高收益产品-低风险低收益产品”基金转换,可以节省一些费用,但在做“低风险低收益产品-高风险高收益产品”基金转换的时候,基金公司还是会收取“申购费补差”的,否则大家都先申购货币市场基金,然后转入股票型基金,岂不美哉。对于这样的风险,基金公司早有严密的防范。而相关基金公司在宣传的时候不举做“低风险低收益产品-高风险高收益产品”基金转换的例子,不能不说是一种误导:没有把事情说完整。
就广义的基金转换来说,投资者到底该如何选择下一只基金呢?看业绩排名。这既是最为客观的选择方式,也是最适合普通投资者的方式。以基金的综合业绩排名为依据,参考一些其他方面的分析,如公司分析、产品分析、市场分析等等,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选择方式,大家如果有时间,有条件,有能力,可以逐步深入地进行。
3. 玩转LOF和ETF
尽管开放式基金每天的净值亏损实实在在,然而有三类基金由于同时存在净值和二级市场两个价格,当市场反应过度的情况下,其均存在套利的机会。
玩转LOF、ETF
LOF、ETF 基金是基金的两个特殊种类,他们都是上市型的开放式基金。即投资者可以同时在指定网点(场外)申购与赎回基金份额,也可以在交易所(场内)买卖该基金。正由于LOF 和ETF 基金具有了开放式和封闭式基金双重特点。投资者就可以从中套利。
由于LOF、ETF基金具有两个交易场所,而这两个不同的运行机制的交易场所最终导致了差价的存在。而这个差价演变成一种获利空间,据交通银行理财师介绍,当二级市场价格高于基金净值的幅度超过手续费率时,投资者就可以从基金公司申购LOF基金份额,再在二级市场卖出基金份额;如果二级市场价格低于基金净值的幅度超过手续费率时,投资者又可以先在二级市场买入基金份额,然后再去基金公司办理赎回业务。
其中,在一只LOF基金新发行之初,这种套利空间极大。
如07 年7 月5 日转型为LOF基金的巨田资源。其上市首日场内价格就高出场外净值一度超过10%,收盘时,场内价格为1.519 元,当日净值为1.4336 元,场内高出场外近6%。如果投资者在前期通过场外申购了该基金,并在T+2 日的规则转换交易规则内,将基金转到场内交易,便可轻松套利近6%。
目前,由于场内交易价格跌幅大于场外净值,目前仅中银中国一家出现溢价,其余都是折价。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讲,投资者可以通过在场内买基金,然后转托管到银行赎回基金。
封闭式基金也有“钱途”
虽然封闭式基金没有场外套利的便捷。但是,从去年的牛市看,封闭式基金几乎全部出现溢价的情况,即场内交易价格远远大于基金本身的价值。截至6 月6 日,除了瑞福进取这只创新型基金以外,其余32 只封闭式基金均出现折价,其中基金汉兴折价达到31.4%。
一旦行情走好,场内交易价格向净值靠拢是其必然趋势。
4. 投资理财的望、闻、问、切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的方法之一,其中的切脉为病情下结论提供有力的论据支撑。现代脉象研究证实,脉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心脏的功能、血管的机能、血液的质和量,这三方面决定了脉象出现某些形态的改变。对此,理财专家表示,世界万物无不尽在五行之中,中医看病如此,投资理财也有异曲同工之艺术。
今年以来,60余只基金产品陆续获批,使得各大银行及券商等代销渠道显得拥挤不堪,众多基金产品的同时“上架”令涉基不深的普通百姓着实有点“眼花缭乱”,市场“余震不止”令百姓有择基之苦。对此,理财专家建议,运用中医学的“望、闻、问、切”四大流程选择基金,也不失一个好的办法。
在选择基金时,普通百姓的“望诊”无非是对中国宏观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状况,A股市的估值水平及未来一些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等信息考量,以此来确定长期投资理财是否为宜。
如果说选择基金的“望诊”是看大势,看未来,那么此时的“闻诊”可谓是实地考察与体验,即在大势的评估下,分析总结最近市场的一些反应,比如说股票基金收益与大盘涨跌的比较,各类基金产品哪种更热销。但有点不同的是,要时刻谨记“别人贪婪时恐惧,别人恐惧时贪婪”的投资哲学。即在“闻诊”后,投资决策与行为可尝试逆向思维方式,不轻易“随波逐流”。
“闻诊”之后的“问诊”更是学问多多。在基金的“问诊”时,普通百姓不能不关注的该基金所依托的基金公司,投资管理团队的实力,及该基金公司旗下其他类产品的表现等要素,综合评定之后,选出几只比较理想的产品。
“切诊”包括切脉和按诊,不难发现,望、闻、问之后,最后一步的切脉是言病之所在的关键。为产品“把脉”自然成为普通百姓做出购买决策的必经之路,理财专家指出,基金产品的“切脉”要从投资目标、投资策略、风险收益特征三大要素入手。
投资目标可看基金资产未来大致投资方向,也可读出其资产配置策略是否与国家宏观济及发展战略相匹配,能否很好地分享国家宏观经济的快速上涨所带来的投资收益。至于投资策略及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更应了然于胸,选择一只与自己风险偏好相符的产品。与此同时,日后通过相关披露信息来考核该产品投资管理团队及风险控制
5. QDII投资四大攻略
一、看产品类型特征
从投资市场分析,QDII风险由高到低可以分为:投资新兴市场的基金、全球范围投资单一行业的基金、投资区域市场的基金、投资全球市场的基金。
二、看清海外市场特征
QDII的海外投资市场主要分为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发达国家市场增长速度比较平稳,新兴市场上升潜力巨大但风险性较高。
三、看清银行运作方式特征
已面市的银行系QDII产品,主要分为投资于境外股票、境外基金类产品以及境外结构性产品这三大类。购买境外结构性票据主要是采用外包策略,银行对产品的控制力度相对较弱。
四、看清产品分散化投资功能
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选择QDII是为了规避A股单一市场风险,因此必须保证投资的市场有相对低的关联性。如德国和法国市场的关联度达0.9546,如果某QDII同时投资于这两个市场,就不具有风险分散的能力。
6. 震荡市“投基”制胜五要点
牛市行情下买基金,对于每位投资者来讲,都是一件十分轻松惬意的事情。但在震荡市行情下,大盘指数在一定的通道内徘徊,投资者投资基金的盈利空间变小,操作难度加大,时机的选择也变得复杂。有许多基金投资者选择赎回,不再持有基金,但笔者认为,震荡市下也能“投基”。
第一,基金仍然值得买。震荡行情相对于持续上涨的牛市行情而言,虽然盈利变得困难了许多,但仍然是购买基金的好时机,尤其是指数型基金及股票型基金。因为此时基金配置资产的估值已经偏低,为今后的基金净值增长打开了空间。尽管市场未来不确定的因素较多,投资者购买基金后仍然存在净值进一步下跌的可能,但只要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作基金的能力仍在不断提高,震荡市行情下基金的表现就值得期待。
第二,新基金优势更为明显。尽管震荡市行情下,对所有的基金净值都会产生影响。但由于新老基金产品的管理和运作特点的差异,决定了其风险收益的不同。新基金处于封闭期,只接受申购不接受赎回,基金管理人可以利用震荡市机会充分建仓,从而使基金的资产配置成本最小化。老基金由于仓位较重,只能被动接受市场下跌带来的净值下跌,加上基金持有人的赎回,会加速基金净值的下跌幅度。相对于新基金,老基金主动调整的灵活性差一些,而新基金完全可以依照市场行情的变化及时做出仓位的调整。资金运用的灵活性决定了震荡市下新基金表现出比老基金更有利的投资优势。
第三,震荡市分红基金投资潜力不可忽略。震荡市行情下,投资基金避险比获取收益更加重要。因为在持续不断的净值下跌过程中,不采取相应的投资对策,只能被动地使基金净值下跌。这在基金仓位上就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管理优秀且具有一定成长性的基金产品,其管理人在震荡行情下往往不会坐而等之,而是积极寻找避险措施。进行大比例分红就是一种主动调整仓位、降低风险的有效措施。这样不仅使分红前的基金仓位得到了降低,而且如果分红时通过持续营销能够新增加资金,还能使分红后的仓位得到大幅度降低。
第四,债券型基金及货币市场基金配置不可或缺。在震荡市行情下,投资者持有基金的风险大于收益。因此,投资者在进行基金产品投资时,应适当配置一定比例相对稳定的基金产品,如债券型基金或者货币市场基金,避免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第五,可交易基金存在套利机会。震荡将会导致市场的波动频率加大,从而引起基金净值的频繁波动,但这为可上市交易的基金产品(封闭式基金、ETF、LOF)等提供有利的交易性机会。因为这些基金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与基金净值之间存在一定的价差,因此具有套利空间。
7. 两技巧教您选准“新基”
第一,新基金应关注实质重于概念。目前市场虽然有所回暖,但整体走势并未完全反转,新基金的密集发行对基金销售仍是很大的考验,为此新发行的基金在产品的设计上不断创新,引入了不少新的投资概念和投资理念。对于潜在的投资者来说,这些新概念、新理念虽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基金的收益、控制风险等实质性的投资能力才是挑选基金的主要标准之一。
第二,新基金应关注基金公司和管理人的投资能力。单单在牛市中操作激进,收益骄人,不足以全面评价基金的投资能力,只有在真正的市场风险来临时,才会知道谁能够为投资者带来稳定持久的回报。今年一季度的恐慌性大跌下,基金公司的不同表现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策略调整到位、投研能力强的公司往往“先知先觉”;一味乐观盲目、在下跌已成事实的情况下“牛市惯性思维”仍未见过多改变的基金公司则“后知后觉”,甚至“被动挨打”。基金公司的投研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旗下基金的投资能力。因此,在挑选新基金时,对管理人和基金公司也要有所关注。
8. 低成本购买基金
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上涨,基金净值也是水涨船高,在不考虑基金赎回的情况下,还有没有机会(认)申购到低成本的绩优基金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基金作为一种中长期的投资产品,其投资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怎样才能在基金成长过程中捕捉到好的投资机会,仍然不乏一些技巧。
首先,利用牛市中的震荡机会,捕捉其中的投资机遇。证券市场目前正处于历史的高位,任何的基本面变动,都有可能引起市场的震荡,从而使基金净值在大盘的调整中受到冲击和影响。但这种影响毕竟是短期的,对于选择基金中长期的投资者来讲,是难得的低成本购买的机会。俗话说,千金难买牛回头。对于基金投资来讲,同样如此。
其次,连续追踪一只绩优基金进行持续性投资,往往会起到摊低购买基金成本的作用。目前,各基金代销渠道都提供了定期定额买基金的办法,而运用到牛市行情中买绩优成长性基金,也是一种理想的投资办法。但面对基金回调的机会,而一次性地投入较多的资金购买,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而并非按照既定的定额扣款的形式。加上证券市场变幻莫测,在看好证券市场的中长期发展时,局限于每月扣款一次也不是明智之举,而应当根据证券市场的变化随时做出调整。因为一个月内不进行调整的机会不是没有,而连续几次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也不是不会发生。因此,根据投资时机的不同而灵活运用定期定额买基金的方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三,低成本不应忽略(认)申购、赎回费。相对于证券市场的股票交易手续费来讲,基金的交易费率较高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投资者不适宜进行频买频卖基金的主要原因。但为了更好地为投资者提供交易上的便利,及对基金转换的需求,基金管理人根据不同的营销渠道及所提供的服务要求的不同,而制定了相应的费率优惠措施。由于网上服务成本低,基金费率打折优惠幅度较大,为投资者节省较多的手续费,网上购买基金是一种不错的摊低成本的渠道。
最后,用基金分红进行再投资,也是降低基金申购成本的理想渠道。为了鼓励投资者进行中长期的基金投资,基金管理人都会推出一定的红利再投资的费率减免措施,这对于投资者降低购买基金成本是有帮助的。
9. 全能基金
风险和收益对等是理财的一大原则。在大跌中抗跌性强的基金必然在暴涨中上涨较慢,适合长期投资目标的基金未必适应某个阶段的市场行情。但是投资者总是希望能够以最小的风险博取更高的收益,所以选择一只攻守兼备的“全能型”基金成为基民的头等大事。
评估基金业绩表现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德胜基金更名为德圣基金)首席分析师江赛春建议投资者分阶段看基金的净值表现:基金的投资特点会在一个基本相似的投资环境下保持相对稳定,判断基金投资能力的标准就是在市场环境发生转折的各个阶段下,是否能够维持其业绩表现。如果各个阶段基金都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业绩排名,那么这只基金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是值得肯定的;反之,如果业绩排名在几个阶段间大起大落,那么就需要具体去分析其原因,但一般来说大起大落的基金都有问题。还有些一贯表现中庸或者较差的基金,这些基金就可以直接抛弃了。
具体来说,如果各个阶段基金的业绩表现都排名在前1/3,那么这只基金就基本具备“全天候”的投资能力,这是一个简单但是比较合理的标准。
考察基金仓位调仓
观察业绩数据背后更重要的是分析基金的投资能力。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对于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要求不同。从今年的预期来看,选时能力比选股能力更为重要。江赛春建议投资者,1季报披露了基金在1季度末的仓位水平。基金是在大跌开始前的震荡阶段就开始策略性减仓,还是在大跌初期减仓;是在大跌后期才减仓,还是一直保持高仓位,这些反映出基金对市场走势不同的判断。坚持保持高仓位的基金显然没有料到股市的下跌,而后期减仓的基金往往是被迫减仓,其对股市大势的判断能力值得怀疑。
对于一般投资者,仔细分析基金的持仓变化路线有一定的困难,但简要地看看基金的投资组合变化还是有必要的。如果基金的持仓结构相比去年年底几乎无变化,并且持仓重点仍然是在牛市下表现突出的行业,或者是此轮调整中跌幅很大的行业,说明该基金对于市场变化的反应是很迟钝的。